首页 > 武侠修真 > 九灵真君 > 七十二章 太一金书

七十二章 太一金书(2/2)

目录
好书推荐: 直播算命:三教同心欢乐多 我以一剑起春秋 读心:听到郡主心声后大反派赢了 隐仙开天录 仙侠江湖传 快穿之疯批女主的躁郁之恋 斑驳的风 跌落人间,我的小弟竟是两界大佬 初唐风流 满门疯批读我心后,女主骨灰炸了

吴明心中不免惊讶,世间修道功法多如繁星,既有上古大能所传道统,也有后世资材杰出之人,归纳所学,自行创立而出。

敢用“太一”为名的,可还真没有多少。

“夫长生者,取阴阳,夺造化,渡轮回……”

开篇寥寥百余字,言简意赅,赫然是金书的法诀总纲。

修炼此法之人,只能取子、午两个时辰的太阴、太阳之气修行,其余一概不用,若是无灾无劫的话,那么每过百年,就能修成一枚本命元珠。

一枚元珠能增三成法力,更是一身精元所系,关乎到功法根本,万万不能有半点闪失,否则前功尽弃,只能耗费百年光阴,重新修炼。

等到修成九珠之后,再潜修百年,如果机缘足够,就能一举成就上境,此后道途顺遂,再无关隘。

虽然还未看到后续法诀,但是从开篇之语中不难断定,《太一金书》必定是上乘功法无疑。

这时,最后一枚竹简上忽然金光一闪,竟然又显出一行小字。

“修此道者,天降劫数。”

竹简上金光隐隐,闪烁不定,似乎在催促吴明快些做出抉择。

若是寻常修士见到此语,或许会心中惊凛,因此瞻前顾后,摇摆不定,进而心中积郁,甚至滋生心魔。

吴明却洒然一笑,道途之上,本就有无穷劫难,再多一些又何妨?何必因此而踟蹰不前?

有上好功法在前,莫非因为区区一句言语,就要白白放弃吗?

他毫不犹豫地伸手一拂,整卷竹简霎时破碎,化为点点流萤,倏忽重聚回来,凝聚成一个个金色文字,漂浮在半空之中。

这些文字或是古拙沧桑,如同泼墨挥毫,或是精巧纤细,如细笔巧画,又或是鱼纹鸟篆,令人看了难明其意。

《太一金书》共有十五层法诀,尽数展现在吴明眼前。

吴明慢慢看来,目光所到之处,一个个金字自行飞起,没入他眉心之中。

前三层法诀较为浅显,只是稍加思索,就已经了然于心。

至于之后的法诀,过早去看并无益处,所以吴明只是粗略一扫,并未去深究。

这篇《太一金书》专修法力,虽然每日只修行两个时辰,却能炼得无比浑厚的真元,远胜过同一境界的修士。

每修成一枚元珠,就能多出三成法力,若真有人能修成九珠齐聚,法力之强横简直难以想象!

可惜的是,正如赵杞遗书中所说,《太一金书》只有修道之法,却没有相应的卫道之术。

就如那李浪修炼的《巨灵神功》,虽然功法本身并不怎么高明,却胜在稳步精进,而且功法中带有护身法术《金刚诀》,两相配合,更见威能。

可是《太一金书》空有一身浑厚无比的法力,却没有神通、法术,也是因此缘故,赵杞才会去修习阵法之道,并且有所成就,才被黑煞教前代教主看中,引为亲信。

吴明心中念头飞快转动,力道之身的短处,就在于法力浅薄,后力不足。

一旦陷入重围,短时间内不能脱身的话,就会被对手慢慢耗尽元气,直到无力抵抗,只能任人宰割。

而《太一金书》正好补上了这一短板,

可以说是与《血妖秘典》相辅相成了。

更漏轻响,吴明心中一动,默默掐指一算,已经是戌时末刻。

亥时将至,他还要去交易会上寻找一座守府阵法。

吴明心中思忖,这《太一金书》甚为玄妙,为防被外人察觉端倪,必须等阵法布置完成之后,才能放心修行。

……

……

书页 目录
新书推荐: 打卡修仙的日子 我只是个平平无奇的道士啊 归燕寻侠 极品魔妃逆天下 暴君你金手指掉了 问仙录之毒手神医 烽烟漫 梦道寻仙 这个剑仙有点不对劲 圣武临风
返回顶部
document.write ('')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