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历史军事 > 中国道教也有趣 > 第二十三章 会昌法难

第二十三章 会昌法难(1/2)

目录
好书推荐: 娇妻溺宠:豪门养妻成瘾 快穿:为完成任务,她亦卑躬屈膝 穿越之绝色公主 开局999999亿暴击 签到90我要做幕后大佬 小瑜儿,你要乖 浮生如闻风里风 海王前夫今天火葬场了吗? 诉云 我的小小新娘

虽然会昌毁佛是发生在会昌五年,实际上从李炎登基的那一天起,就已经在筹划并逐步推动毁佛行动了。给一个正式点的定义:这是一次针对以佛教为首的外来宗教的一次禁毁运动,是一次寺院地主和世俗地主矛盾的总爆发,结果使佛教遭受到严重打击,佛教徒称之为“会昌法难”,史书称为“会昌毁佛”。

公元841年,唐武宗会昌元年六月庆阳节,嗯,这个庆阳节是李炎为了庆祝自己的生日搞出来的大型Party,也叫万寿节。刚当上皇帝不久的李炎,总是要表达一下自己的激动心情,这个谁都能理解,于是就借着庆生之机,搞了这次聚会。当时来参加的还包括宗教界人士,主要是当时也没什么娱乐活动,借着这次机会请和尚和道士们讲经说法,也提升一下档次。

不过李炎的表现得就有点意思了,结束后给参加Party的道士们大大赏赐了一番,还每人送了件限量定制版的紫色法衣,当一群大和尚们眼巴巴地想着一会就轮到我们领福利的时候,李炎挥一挥衣袖,手下人宣布Party结束,开始打扫卫生了。

这下和尚们就尴尬了,当然他们还没有意识到,一个明确的信号已经透露出来了:新皇上并不喜欢和尚和佛法,接着,一个又一个对僧人们发难的敕令就从皇宫里签署、发布出来。

会昌二年(公元842)开始没收一些寺院财产,当然并没有大规模行动,只是针对一部分佛寺。

会昌三年,下了一道“杀沙门令”,因为据谣传说有藩镇的奸细假扮和尚混了进来,现在就藏在京师的某个地方,于是京兆府在长安城中展开了一次打假行动,抓住并打死了三百多个所谓奸细的裹头僧人。

会昌四年初,敕令尽拆大型寺院、佛堂,勒令僧尼还俗。

会昌四年二月,宰相李德裕上奏说,“今毁拆天下山房兰若、普通佛堂、义井村邑斋堂等,未满二百间,不入寺额者,其僧尼等尽勒还俗,充入色役”,色役就是一种徭役,解释起来还挺麻烦,道友们知道就行了。

会昌五年四月,对全国寺庙、僧尼搞了一次普查,这就在为下一步行动做准备了。普查的结果是,全国有大型的寺庙四千六百多座,招提、兰若达四万之多,总计有僧尼二十六万五百。

唐代,招提是四方僧物,十方寺院的意思,来自梵语“拓斗提奢”,后来省去了斗和奢两个字,又把拓误写成了招,这就是招提的由来。而兰若则是梵语阿兰若的省略,指的是出家人能安静修行的地方,后来慢慢也用来指一般的佛寺了。晚唐以后,兰若和招提一般来说就泛指小寺庙,而且多指民间私建的,道友们可能时常听到兰若寺这类的说法,可能是说的是一个特定的小庙,更多的时候就是泛指小寺庙,私立的规模自然就不会很大了。当然,这并不是我在这胡乱解释的,《唐会要》记载,元和二年,薛平奏请赐中条山兰若额为大和寺,由此可见,官赐额就是寺,私造的就是招提、兰若。

会昌五年七月,“帝恶僧尼耗蚀天下,欲去之”,开始了正式灭佛行动。首先毁了“山野”招提、兰若,随后又下敕在两个首都左右两街分别只能保留两座寺庙,每寺只能保留僧人三十,其他的寺庙全部拆毁。两都以外的地方,节度观察使治下这一档次的各州只能保留一座寺庙,并且按规模分成三等,上等寺留下二十个僧人,中等的留下十人,下等的五人,多余的僧尼“皆勒归谷”。对于那些要拆除的、不在保留范围之内的寺庙,“立期令所在毁撤”,而且还派下了御史到各地督导,监督、检查具体是否落实到位。

有道友可能奇怪这里怎么说有两个首都?这是隋唐时期的特殊产物“二都制”,就是设置了长安和洛阳两个首都,那位问这个怎么玩啊?是不是和明朝的北京和南京那种关系?这个还真不一样,详细的内容可以私下里再聊,这里就不多讲了。节度使这个生物道友们应该都知道了,但这个节度观察使以及另一种节度经略使可能知道的不多了吧,这两个是在级别上比节度使要低,不影响我们理解这次灭佛行动就行了。

处理这么多佛寺,那么田产财物呢,这应该才是重点吧。放心,“财货田产并没官”,拆下来的那些紫檀、花梨、香樟之类的木材去拉回来修衙门、驿站非常合适,铜像、法器什么的更有用处了,铸钱丰富国库,简直不要太合适了。那位说了,不是还有很多铁器铁像呢,千万别浪费了!放心,各地官府可以拿回去回炉铸成农具,明年还能多出产点粮食呢。至于收缴的金银财物,更让官家发了一笔横财,谁让你这么有钱啊。

会昌五年八月,这次轰轰烈烈的毁佛行动基本落幕了,经过对各地上报的各种数据汇总,李炎高兴地下诏宣布此次行动胜利结束,并将战果公布如下:共毁了大、中型的寺庙四千六百多座,小的庙宇(招提、兰若)四万多,增加纳税人——就是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五百,没收的良田数千万顷,解放了奴婢十五万。

真可谓“战绩辉煌”,但对僧尼们来说无异于一场浩劫。随着战果宣告中外,也宣告了此次行动取得阶段性的胜利。李炎认为“自此清净训人,慕无为之理;简易齐政,成一俗之功。将使六合黔黎,同归皇化”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书页 目录
新书推荐: 回到大明做海王 大唐:举世无敌,西府赵王遗腹子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! 抗战之横扫日寇 纨绔少爷在唐朝 海国英雄志 三国之从小兵开始无敌 大秦:起兵造反,嬴政竟是我军师 抗战从伪装者开始 穿越破案抗金
返回顶部
document.write ('')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