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历史军事 > 中国道教也有趣 > 第三十二章 药王 下

第三十二章 药王 下(1/2)

目录
好书推荐: 娇妻溺宠:豪门养妻成瘾 快穿:为完成任务,她亦卑躬屈膝 穿越之绝色公主 开局999999亿暴击 签到90我要做幕后大佬 小瑜儿,你要乖 浮生如闻风里风 海王前夫今天火葬场了吗? 诉云 我的小小新娘

对于养生,毫无疑问孙思邈是最有发言权的,如果他的养生之道不好,怎么能活一百多岁?他的养生理论可以说是集儒、道、佛三家的思想为一体,认为养生最重要的是养性,这比吃什么金丹都管用。“德行不充,纵服玉液金丹,未能延寿”,这个理论估计道友们都认可吧,如果心态不平和,易怒、善妒,天天看什么都不顺眼,这类人鲜有长寿的吧?

至于如何修身养性,孙思邈有居处法、调气法等养性法门,仔细研究的话这些无不暗与内丹思想相合,把道教的内修理论和医学相结合,把养生思想归纳进医学体系中,这就是孙思邈的一个重要的贡献。

结合药王前辈的理论,强烈推荐道友们,特别是想长寿的道友,一定要注意饮食起居,注意养生。特别是老年人,可以从调气、按摩、导引、行气、散步等方面入手。如果想长寿,一定要保持一颗平常心,看淡名利;忌暴饮暴食;注意气血通畅,适当适量运动,别往那一坐就一整天,比如我这样的;生活工作都要有规律,而且是要符合自然规律,比如天天去过夜生活,天亮再回家睡觉,这显然就不符合生活规律了。也不要把规律理解成为习惯,认为我按照习惯天天如此就是有规律,这个道理显然就是歪理了。

接着讲孙思邈吧,659年,唐高宗李治也曾经召见过他,对于这样一位名医,自然是希望把他留在身边。前面也讲到过了,李治的身体一直不好,要不也就没有武则天什么事了。这些皇帝嘛,全是老一套,给你封个官就把人留下吧,所以当年李治想要拜孙思邈为谏议大夫,依药王那种天性崇尚自然和自由的性格,肯定不会答应,所以还是推辞不当。

从660年开始李治就患病了,特别是667年以后,病情加重,有一段时间孙思邈一直留在了帝都负责李治的救治。到674年时,他对李治说自己身体不好,想回家休养,您就放我回家吧。李治很感激多年来孙思邈对自己的照顾,特意赏赐了车马、房产,相当于给了别墅给了豪车。

永淳元年,就是上面说的682年孙思邈去世,当然,这个时间也有学者提出疑问加以考证,就不多说了。

孙思邈死前遗命弟子要薄葬,不要放什么陪葬品,更不要杀牲祭祀。四百多年以后,宋徽宗感念这位药王道士,把他加封为“妙应真人”,当然了,人们还是更熟悉他的药王称号。

下面再稍稍总结一下这药王的主要成就:

首先,孙思邈有药王称号,这显然是对他的成就最大认可,认可了他在药物学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贡献。他一生都致力于收集、整理、总结前人的本草方面的着作和经验,形成了自己的更加完善的药物处理体系,他特别强调药物的栽培、采集、炮制、管理和贮藏等各阶段、各环节的方法,尤其重视使用“地道”的药材。他还反对滥用名药、贵药,但重视用好的药材,当然好药材并不是名贵药材,而是地道的、质量好的药材,他认为好的药材是和临床疗效有直接关系的,因此他才被誉为药王。

当然,个人感觉这个称号还和他的人品有关系,孙思邈对任何病人都一视同仁,不论贫富,给钱不给钱,只要有能治的病人都是先治完了再说,所以他在民间才会享有很高的声望。

第二,在临证方面,孙思邈特别重视张仲景的伤寒学说,经过数十年的整理,直到晚年时他才把完善后的整套理论融入到了他的《千金翼方》中。书中从方、证、治三个方面独创性的对伤寒理论加以发展,所以后人称他是开创了“以方类证”的先河。当然了,对于门外汉来说,我也没能力解释什么是以方类证了,作为一个问题,等哪天再和中医朋友聊天时请教一番吧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书页 目录
新书推荐: 大唐:举世无敌,西府赵王遗腹子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! 抗战之横扫日寇 纨绔少爷在唐朝 海国英雄志 三国之从小兵开始无敌 大秦:起兵造反,嬴政竟是我军师 抗战从伪装者开始 穿越破案抗金 轩辕新明录
返回顶部
document.write ('');